全部導航
發(fā)布時間:2025-07-13 04:48:31| 瀏覽次數(shù):
“時速600公里的超導電動高速磁浮列車項目目前進展順利,第一階段的工程樣車已于2024年7月圓滿完成研制?!?月9日,在國家鐵道試驗中心現(xiàn)場,中車長客股份公司(以下簡稱“中車長客”)高級工程師邵南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。
7月8日至10日,第十七屆中國國際現(xiàn)代化鐵路技術裝備展覽會在北京舉行,分別在國家會議中心展區(qū)與國家鐵道試驗中心展區(qū)同步開展。其中,國家鐵道試驗中心室外展區(qū)堪稱“硬核”看點——常導高速磁浮車、超導高速磁浮車及常導中低速磁浮車實車集體亮相。其中,中車長客首次亮相了時速600公里超導電動高速磁浮列車。
據(jù)了解,超導電動高速磁浮列車,主要利用車載超導磁體與軌道線圈間的電磁感應實現(xiàn)磁浮運行,最高設計速度為時速600公里,超導電動磁浮懸浮導向間隙大、提速空間廣,具有高效、安全、節(jié)能環(huán)保、j9九游會官方網站智能舒適的特點,可有效填補高鐵和飛機之間的速度空白,提高出行效率,改善出行體驗。
此前一位不愿具名的磁懸浮專家告訴澎湃新聞記者,交通運輸工具商業(yè)運營首先必須要過安全關。按照規(guī)定,高速磁懸浮技術還要走安全評估審批等系列流程,其中每一臺系統(tǒng)設備都要進行型式試驗和認證、安全評估和認證等工作。例如,列車跑到最高速度600公里/小時,意味著比飛機離開地面的速度高很多,因此安全評估需要從材料、系統(tǒng)結構設計等多方面綜合考慮和嚴格認定,才能夠達到投入使用的基本要求。
談及運營定位,邵南表示,超導電動磁浮列車定位為干線跨省大城市之間的點對點交通工具,將其作為現(xiàn)有網絡的補充實行點到點運輸,“有望在2000公里以內填補高鐵與航空之間的速度空白,是對旅客出行產生重要影響的交通工具。我們希望它既具備軌道交通的時效性和安全性,又能在2000公里以內呈現(xiàn)接近航空的達速體驗?!?/p>
據(jù)悉,該時速的列車,未來若投入商業(yè)運營,京滬行程有望壓縮至2.5至3小時。
此前也有多位城市規(guī)劃以及磁浮專家告訴澎湃新聞記者,從商業(yè)價值或未來應用來看,高速磁懸浮線路更適合應用在一些規(guī)模較大、有較多高端客流的都市群之間。從能源消耗方面看,距離較長,綜合效益和優(yōu)勢會更加明顯,否則,短距離磁懸浮線路將頻繁啟動、制動,難以發(fā)揮磁懸浮技術優(yōu)勢,乘客體驗也未必好。不過,高速磁懸浮線路若只為北上廣服務,客流會遠遠不夠,例如像京滬高鐵,約2/3的客流是跨線客流,即上下車不集中在京滬兩地,而未來票價應該是要高于高鐵,因此在安全性保障的基礎上,距離商業(yè)化運營還需要很長的時間。
在超導電動高速磁浮列車的核心性能方面,邵南向記者介紹,超導電動高速磁浮列車的核心在于車載高溫超導磁體——其超導磁極可產生超過5?T的強大磁場,為列車提供可靠牽引力。全車還配備了低溫恒溫器和低溫制冷機組,確保超導系統(tǒng)在極端條件下穩(wěn)定運行。
此外,車體外殼采用高強度鋁合金與碳纖維復合材料,流線型車頭大幅降低氣動阻力,懸浮架兼容“雙模式”低速走行與高速懸浮需求。系統(tǒng)達到GoA4級無人駕駛標準,集成5G通信與AI監(jiān)控,并部署多重冗余與電磁防護,兼顧高效運行、安全可靠與智能舒適。
“這款車型具備全自動駕駛功能。在長大干線中應用全自動駕駛技術,需整合5G通信、AI視頻采集、聲傳感等多種技術,并在沿線部署各類傳感器,這無疑是對最新科技的綜合應用?!鄙勰线M一步指出,在材料應用方面,低溫超導材料自上世紀70年代起步,高溫超導材料則始于上世紀90年代,這類新材料的應用,不僅具有重要意義,還蘊含著較高的科技含量。
此外,邵南還表示,“我們團隊已獨立完成了從材料、線圈到低溫恒溫器、制冷系統(tǒng)設備等全鏈條設計。這一過程中,我們也聯(lián)合國內高校及高科技院所共同攻關,主動牽頭聯(lián)動產業(yè)鏈上下游,協(xié)同推進技術落地與產業(yè)完善。若該車型未來實現(xiàn)規(guī)?;瘧?,將對軌道交通產業(yè)鏈上下游、超導產業(yè)及其他高科技領域產生強大的拉動作用,成為培育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?!?/p>
國鐵集團方面表示,磁浮車的集中展出,不僅是中國磁浮技術從理論研究到工程實踐的實力見證,更彰顯了我國在高端裝備制造領域的全產業(yè)鏈自主創(chuàng)新能力。隨著技術的迭代與優(yōu)化,磁浮車有望在未來交通運輸體系中發(fā)揮重要作用,為人們的出行方式和經濟社會發(fā)展注入新動能。
catalogs:112275;contentid:14021015;publishdate:2025-07-11;author:張魏桔;file:23-cd0dcf01-fdf7-4a25-955b-87a282f2fc11;source:29;from:澎湃新聞;timestamp:2025-07-11 08:16:13;
當?shù)貢r間2025年7月11日,在法國巴黎召開的聯(lián)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7屆世界遺產大會通過決議,將“西夏陵”列入《世界遺產名錄》。至此,中國世界遺產總數(shù)達到60項。
10日中午12時40分,該基地剖腹誕生了第一頭克隆牦牛,體重33.5公斤。這頭新出生的克隆牛犢個頭比正常新生牛犢較大,全身通黑,能夠正常行走,目前身體狀況良好。
入夏以來,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旅游市場持續(xù)火熱。新華社記者 伍志尊 攝7月8日,游客在恩施土家女兒城景區(qū)體驗民族服飾。
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宣恩縣城是一座“景城一體·主客共享”的國家4A級景區(qū),穿城而過的貢水河兩岸夜景遠近聞名。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宣恩縣城是一座“景城一體·主客共享”的國家4A級景區(qū),穿城而過的貢水河兩岸夜景遠近聞名。
青島老龍灣海域,船艇列隊參加海上巡游活動(7月10日攝,無人機照片)。新華社記者 李紫恒 攝青島小麥島附近海域,市民和游客乘坐帆船參加海上巡游活動(7月10日攝,無人機照片)。
近日,沈陽迎來持續(xù)高溫天氣。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7月10日,在沈陽中街,游人從冷飲宣傳海報前經過。近日,沈陽迎來持續(xù)高溫天氣。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
7月9日,在北京航天城,神舟十九號航天員蔡旭哲(中)、宋令東(右)、王浩澤在記者見面會上敬禮致意。新華社記者 厲彥辰 攝作為我國首位執(zhí)行出艙任務的“90后”航天員,宋令東感慨:“打開艙門那一刻,就是圓夢時刻。
7月9日,救援人員在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福寶鎮(zhèn)西河街附近轉移受災群眾。受強降雨影響,四川省瀘州市部分地區(qū)受災,當?shù)匮杆匍_展救援行動。受強降雨影響,四川省瀘州市部分地區(qū)受災,當?shù)匮杆匍_展救援行動。
這是7月9日在國家鐵道試驗中心展區(qū)拍攝的國內首輛超導電動高速磁浮樣車。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pagebreak這是7月9日在國家鐵道試驗中心展區(qū)拍攝的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統(tǒng)。
7月8日,在中國人民抗日戰(zhàn)爭紀念館舉辦的《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》主題展覽面向社會公眾開放。展覽分為八個部分,展出1525張照片、3237件文物,全面回顧抗戰(zhàn)烽火、崢嶸歲月。